白净沙滩映衬着碧海蓝天,温柔的海风吹拂着高大的椰子树,在海口,不用出市区,就能享受到这样舒适惬意的亲海体验。滨海大道两旁绿意浓浓,蓝色海岸线碧水悠悠,供行人散步骑行的景观步道,以及沿途改造而成的一处处观景台,为市民、游客提供了一个亲海、观光、休闲、健身的好去处 。
多年来,海口打造良好的海洋生态环境增进民生福祉,美丽的海岸线蕴含着滨海花园城市的秀美风光。
“蓝色海湾”美了百里海岸
海口湾的海岸线绿意葱茏,为市民打造一条绿色长廊。 记者 苏弼坤 摄
“海口的海干净,不管吃啥都放心。”市民李兹博搬来海口居住4年有余,一有空闲就带着家人往码头跑。2016年,李兹博和家人在海口西海岸长信蓝郡小区买房定居。初来时海口的碧水银沙给他留下了极深刻的印象,平日里他最喜欢的就是和家人一起在沙滩上悠闲散步,晒晒太阳,吹吹海风,俨然成了新“土著”。“海口这几年发展得越来越好,环境也越来越美,闺女今年大学毕业也准备来海口工作了。”说话间,李兹博满脸都是幸福。
市民满意的背后,是海口市对沿海岸线的不懈治理。今年4月,海口市争取到2.31亿元国家资金,用以实施“蓝色海湾”整治修复工程。通过岸线修复、湿地修复、海洋生物资源恢复、水文动力及冲淤环境恢复、海域生态修复效果管控等方式,显著改善海口及周边海域海洋生态环境,恢复重要海洋生物资源及生态环境,实现海湾沿岸居民和游客对“滩净湾美” 美好环境需求。
“蓝色海湾”整治修复项目尚未完工,但海口在多年来的海洋生态环境修复工作中已取得明显成效。根据海口市海洋环境监测结果显示,截至去年底,海口市近岸海域水质优良比例已达 100%,14个近岸海域监测点位水质一、二类比例为100%。其中,桂林洋、假日海滩、东寨港红树林、荣山寮、南港和海口倾废区6个点位水质达到海水一类,完全符合功能区要求,广大市民游客的游海亲海空间得到进一步拓展,海洋生态整治修复工作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日益明显。
近年来,海口市不断推进海洋生态红线管控,确保生态功能区标准不降低、面积不减少、性质不改变。目前,海口市已经停止审批新增围填海项目,已审批但未开工的项目也正在依法重新进行评估和清理,全市自然岸线保有率达63.17%,岸线景观得到有效改善。
如今,在海口湾、假日海滩、西秀海滩等岸线,水清岸绿,浪白沙净,一幅美丽生态画卷在百里海岸线上徐徐展开,为市民游客打造“透绿见蓝、透光见海、透水见鱼”,湾美物丰、民乐宜居的蓝色海湾。 “我市将继续整治修复海域海岸带,同时建立完善海岸带管理保护长效机制,不断巩固和扩大整治修复的效果,让自然成为海岸线上最美的风景。”市生态环境局海洋科相关负责人说。
“海上森林”托起“生态乐园”
漫步于海边郁郁葱葱的红树林旁,远处起伏的波涛及壮观的“海上森林”尽收眼底,近距离观看到林下和水下生物。周末假期,天气晴好,家住海甸岛的市民陈晓东带着几位外地友人来到海口市郊的演丰镇游玩。途经东寨港时,恰值落日时分,舟行红树林间,阵阵海风拂面,令人心旷神怡。
志愿者清洁假日海滩。记者 李天平 摄
|